2025-07-15 09:31:35 来源: 食安观察网
郑州讯(柴占阳) 随着夏季高温高湿天气持续,食品安全风险陡增。微生物在适宜环境中迅速繁殖,食物腐败变质速度加快,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隐患。为引导消费者规避风险、科学选购,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专项消费提示,为百姓夏季餐桌安全筑牢第一道防线。
采购环境是基石,凭证意识不可少
市场监管部门强调,采购环境的选择直接关系到食材初始质量。消费者应主动选择持有有效证照、内部管理严格、卫生条件优良的商场、超市或农贸市场等正规经营场所进行购买。每一次采购,务必养成索取并妥善保存购物小票、发票等有效凭证的习惯,这是事后维权的重要依据。
预包装食品:标签信息是关键
针对预包装食品,提示要求消费者练就 “火眼金睛”。购买前需仔细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无损,警惕鼓包、胀袋等异常现象。包装标签信息至关重要——食品名称、配料构成、生产厂家及地址、生产许可证编号、清晰的生产日期与保质期缺一不可。对“三无”产品、来源模糊、涉嫌假冒伪劣或已过期的食品,必须坚决拒绝。
散装食品:密闭卫生是底线
选购散装食品时,安全关注点在于其存放条件。合格产品应盛放于密闭容器中,或置于具备完善防蝇、防尘、防鼠设施的专柜内。消费者需调动感官仔细辨别,一旦发现食品存在异味、颜色异常、发黏、霉斑或结块等变质迹象,务必果断放弃购买。
冷链食品:温控合规是命脉
对于酸奶、速冻食品等有特定温度、湿度贮存要求的食品,提示特别提醒消费者要“察颜观色”。务必现场查看商家的实际贮存环境(尤其是冷藏柜、冷冻柜温度显示)是否严格符合食品包装标签上明示的贮存条件。同时,留意相关冷藏、冷冻设备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这是保证冷链不断、食品安全的核心。
生鲜肉类:“两证两章”是保障
生鲜肉品安全备受关注。消费者购买时,首先要确认销售者是否在醒目位置公示有效的《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其次,要查验肉品上是否清晰加盖了代表检疫合格的 “动物检疫验讫印章”和代表品质检验通过的“肉品品质检验验讫印章”。最后,运用感官判断:观察肉品颜色是否自然鲜亮,闻其气味是否正常无异味(如酸败、腐臭味),触摸其质地是否正常有弹性。任何异味、霉斑、异常变色或发黏的肉品,均存在安全隐患,严禁采购。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温馨提示中再次呼吁广大消费者:
务必提高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坚决不购买、不食用来源不明或高风险食品。消费过程中要留存好有效凭证。一旦发现食品安全违法违规线索或自身权益受损,请立即拨打市场监管投诉举报热线12315,共同守护 “舌尖上的安全”,度过一个安心、健康的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