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9 15:07:40 来源: 食安观察网
河南周口: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
——河南省省委书记刘宁深入扶沟县、郸城县调研秋粮生产与农业发展
河南周口讯(柴占阳 钟卫平)时值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9月21日,河南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宁赴周口市扶沟县、郸城县,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科研平台和红色教育基地,就秋粮生产、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红色文化保护传承等进行实地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培育新质生产力,奋力推进农业强省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此次调研的两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扶沟古称“桐丘”,是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的故乡;郸城为“中国书法之乡”,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文化底蕴深厚,为现代化农业发展注入了独特的人文精神 。
稳产保供,筑牢 “中原粮仓”根基
周口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始终将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在扶沟县汴岗镇水泉村的高标准农田里,连片的玉米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这片有着深厚农耕文明积淀的土地,如今正焕发着科技兴农的崭新面貌。刘宁与农技人员深入交流,仔细察看玉米籽粒饱满度,详细了解秋收准备、病虫害防治、气象灾害应对等情况。
“粮食安全是 ‘国之大者’。” 刘宁指出,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当前正值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必须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分品种、分区域精准抓好田间管理,尤其要紧盯病虫害和早霜、连阴雨等潜在风险,提前做好防范预案,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为确保全年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在向荣粮油农贸有限公司,刘宁重点关注了粮食收储、加工转化等产后环节。他叮嘱随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要未雨绸缪,密切协同,及早谋划并细化粮食收购和收储方案;要统筹做好烘干晾晒、农机科学调配、市场运行调控等各项工作,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农民顺畅售粮;同时,要大力推进秸秆等副产物的资源化、高值化利用,探索高效集约模式,助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创新驱动,赋能农业全产业链升级
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延伸。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聚焦黄淮平原高质高效农业主题,已初步构建起从育种、种植到加工、研发的小麦全产业链体系。刘宁先后走进示范区的科创中心、小麦技术创新中心、省作物高效生产与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以及科研试验示范基地,与科研人员亲切交谈,询问小麦新品种选育、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情况。
“从一粒种子到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既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大局,也直接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刘宁强调,要以国家农高区建设为重要抓手和平台,强化目标牵引,有效整合省内外的优质科研资源和力量,集中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瓶颈;要加速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应用,真正让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大田、融入产业,做强做优从 “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不断提升农业的质量效益、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郸城县的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刘宁看到了“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生动实践。这家企业以玉米为原料,通过精深加工生产丙交酯、聚乳酸等生物基新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可降解制品、医药、化工等高附加值领域。刘宁详细了解了企业科技研发、生产工艺、市场销售以及安全生产情况,鼓励企业坚定走绿色、创新发展的道路,持续深化产学研用融合,不断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在生物制造细分领域深耕细作,勇于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做好农产品精深加工这篇大文章,提升产业带动能力。郸城这片土地上,不仅有着“王子升仙” 的古老传说,如今更书写着科技赋能、产业兴农的现代传奇。
红色传承,凝聚奋进力量
调研期间,刘宁专程来到位于扶沟县的吉鸿昌将军纪念馆。扶沟是英雄的故乡,这片土地孕育了“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铮铮誓言和爱国精神。刘宁瞻仰纪念设施,察看革命文物,深入了解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管理运行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情况。他强调,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宝贵的红色资源,深入挖掘和阐释其时代价值;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持续做好抗战史料文物的研究整理和英烈事迹的宣传展示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铭记光辉历史、汲取奋进力量,让红色基因永不褪色、代代相传,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统筹发展,擘画县域振兴蓝图
调研中,刘宁听取了扶沟、郸城两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汇报。他对两地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扶沟的红色文化与现代农业,郸城的文化产业与农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表示肯定,并对下一步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全省 “1+2+4+N”目标任务体系,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持之以恒促发展、惠民生、增福祉。
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利用扶沟的红色资源、郸城的文化底蕴等独特优势,积极探索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之路,科学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最为关键的是,要始终扛稳粮食安全这一重任,在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的同时,培育壮大具有地域特色的县域富民产业,不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多措并举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让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贡献更多周口力量。
省委常委、秘书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星一同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