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9 09:36:21 来源: 食安观察网
黄河流域非遗数字化保护迈入协同新阶段
一一沿黄九省区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审查会在洛阳召开
河南洛阳电 (柴占阳)9月11日,沿黄九省(区)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审查会在河南洛阳成功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建设规范》区域协同地方标准,该项标准将于近期正式批准发布。此举标志着黄河流域非遗保护工作迈入标准化、数字化协同新阶段,也为全国区域协同标准化提供了重要实践范例。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行业和地方标准化处二级调研员赵锦芳、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韩洪涛出席会议并讲话,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万捷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指出,《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明确提出 “建立国家统筹的区域标准化工作机制,将区域发展标准需求纳入国家标准体系建设”。此次通过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建设规范》,是自沿黄标准化战略协作机制建立以来取得的重大突破。该标准不仅填补了黄河流域非遗数字化保护协同规范的空白,更将为九省(区)深化区域标准协同提供制度基础和技术指引。
会议强调,沿黄各省(区)要进一步夯实协作机制,强化跨地域、跨部门协同,推动实现信息互通、资源整合、项目共建和技术共享。要紧密结合各地文化特色与实际需求,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产业升级等重点领域找准协同发力点,加快相关标准的立项与研制。同时,必须打破地域局限和“小圈子” 思维,避免重复建设和标准冲突,通过整合科研资源、提升标准质量,切实增强标准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会议还要求,各地要做好标准发布后的宣传、培训和实施推广工作,建立健全标准应用反馈和动态优化机制,真正让标准 “活”起来、 “用”得好,有效赋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
来自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的市场监管、文化旅游部门负责同志,标准审查专家及起草单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各方一致表示,将共同积极推进标准落地实施,携手守护黄河文化根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建设规范》区域协同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是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也将为我国其他流域的区域协同治理与文化保护工作提供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