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种草”背后藏陷阱 郑州消协警示消费者理性避坑

2025-08-12 10:15:22 来源: 食安观察网

“种草”背后藏陷阱 郑州消协警示消费者理性避坑

郑州讯(柴占阳)社交平台上,一条条精心设计的“探店攻略” 与 “好物笔记”如野草般疯长,俨然成为消费决策的新路标。然而,当消费者被高赞“种草” 点燃热情下单后,产品货不对板、质量堪忧的困境却频频发生,后续维权更是举步维艰。

为切实守护消费者权益,河南郑州市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警示,呼吁消费者警惕“种草” 内容中的重重套路,理性消费,谨慎下单。

虚假繁荣的“种草”,信息茧房暗藏玄机

部分商家为快速牟利,雇佣“网红”博主与专业写手批量炮制虚假内容。这些笔记往往文案雷同、图片过度修饰、评论区清一色好评,共同编织出迷惑消费者的 “信息茧房”。消协提醒,切勿轻信单一平台或账号,应主动打破信息壁垒,多方对比不同渠道信息。

资质缺失藏隐患,非正规渠道风险高

更有商家在“种草”中肆意夸大产品功效,将普通护肤品鼓吹为“医美级抗衰”,暗示食品能“治疗疾病” ——这已明显踩踏《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红线。消费者务必核查产品资质:食品需认准“SC”认证,化妆品须有 “特字号”“妆字号”备案。切勿通过个人账号或临时链接交易,建议选择官方旗舰店或正规商超,并保留购买凭证。

理性为盾,识破话术伪装

“宝妈推荐”、 “学生党必入”等身份标签话术,常以“真实感”为饵诱导冲动消费。消协强调,消费者需保持清醒,按实际需求决策。面对 “好评返现”诱惑,应坚持基于真实体验进行评价,拒绝为虚假宣传推波助澜。

“种草”经济本应是商家诚信与消费者信任共同滋养的沃土。郑州市消协严正指出,若放任“杂草”丛生——虚假营销与失信行为,终将侵蚀整个消费生态的根基。消协同时呼吁平台方扛起主体责任,强化内容审核机制,善用算法筛查与封禁震慑手段及时“拔除杂草”,为构建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筑牢防护堤。

当“种草”成为消费新常态,清醒的判断力才是抵御诱惑的最佳盾牌。唯有消费者理性选择、平台严把关口、监管持续发力,多方共治方能育出诚信之花,让 “种草经济”真正扎根于品质与信任的坚实土壤,为消费生态注入持久清流!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