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护航秋季开学 “第一餐”!多地严把校园食品安全关

2025-08-22 14:55:07 来源: 食安观察网

护航秋季开学 “第一餐”!多地严把校园食品安全

河南三门峡讯(柴占阳)2025年秋季开学季即将到来,校园食品安全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近日,全国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密集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发布开学饮食安全提示,要求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全面排查风险隐患,确保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新学期来临前夕,河南省三门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率先发布校园食品安全提示,要求各类学校严格实行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配齐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严格执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全面排查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全面开展风险排查 严守食材安全关口

根据要求,各学校食堂在开餐前需对加工经营场所、通风设施进行全面清洁,对餐饮具、刀具、砧板等加工用具进行彻底清洗消毒,确保“三防”、冰箱、消毒柜等设施设备正常运转。同时,建议引进有资质的消杀单位对病媒生物进行全面消杀。

在食材管理方面,市场监管部门强调要全面检查食材供应商、承包经营企业和校外供餐单位资质,确保相关证照合同有效。重点排查库房和加工场所内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及时清理过期、变质等不合格物品,防止库存时间久、过期变质的食品原料进入加工环节。特别是对米、面、油等大宗食材以及干蘑菇、木耳、花生等易受潮霉变的食材,要严格查验贮存条件和保质期。

强化人员健康管理 规范食品加工流程

从业人员管理是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各学校要全面检查从业人员健康证有效期,确保每人持证上岗,并在醒目位置公示。严格落实从业人员健康和个人卫生管理制度,严防带病上岗,督促从业人员保持个人良好卫生,规范佩戴口罩和穿戴工作衣帽。

同时,要组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重点培训《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特别是对新入职人员要加强岗前培训,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意识。

食品加工过程中,要求保持加工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洁,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容器和工具分开放置和使用,避免交叉污染。确保食物烧熟煮透,加强备餐区域管理,严格做到生、熟分开。中小学、幼儿园食堂严禁制售冷荤类食品、生食类食品、裱花蛋糕,不得加工制作四季豆、鲜黄花菜、野生蘑菇、发芽土豆等高风险食品。

严格执行留样制度 完善应急管理机制

每餐次的食品成品都必须留样,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专用密闭容器内,并在0-8℃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25克。此举旨在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能够及时追溯问题源头。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校园食品安全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与教育主管部门建立了联动机制,定期开展联合检查,推动“明厨亮灶”工程全覆盖,通过透明化厨房、视频监控等方式,让食品加工制作过程全程接受监督。

专家表示,校园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需要社会共治。除了加强监管外,学校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家长和社会公众也应积极参与监督,共同守护开学“第一餐”,为孩子们营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新学期伊始,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将继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学校食堂、校外供餐单位开展全覆盖检查,严厉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确保校园食品安全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