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在疫情最前线诠释最美夫妻情
胡幕帮 本刊记者 丁联恩
庚子年的春节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不平凡。当大部分人为了抗击疫情,选择“宅”在家里时,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疫”无反顾,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共同上阵,守护万家平安。他们是夫妻,是“战友”,他们用行动和奉献诠释最美夫妻情。
丁晓虎、吴海艳:
17年前非典,我在里面战斗,你在外面看我。17年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你在里面战斗,我在外面看你。
(在医院工作中)
疫情就是命令。 自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成立以来,医疗救治组的丁晓虎每天奔波在发热门诊一线,指导医疗救治和预防控制工作。
丁晓虎两年前做过外科房颤射频消融术,身体恢复一直不太好。就在疫情来袭的前几天,他在下乡检查工作时,感到胸闷胸痛,累倒在了半路上。刚做完心脏造影检查的他,却在接到疫情命令时没有一丝犹豫,不顾抱恙的身体转身又投入到疫情战斗中去。
其实早在 2003 年,丁晓虎就曾参加过抗击“非典”的战斗。当时,刚转业回来的他,满腔热血,虽然内心比较恐慌,但是作为卫生人,他知道这是他必须要做的事。 如今,当疫情来袭,他依旧奔赴一线,每日奔波在各大医疗机构、乡镇医院、村卫生室的发热门诊。
“我经历过非典,对防护措施、心理接受程度等各方面都能很快适应,关键时刻,我不上前谁上前……非典时期,防护措施没有现在这么好,宣传力度也不如今天。只要大家做好防护,重视起来,没有那么可怕”。
妻子吴海艳是市传染病病防治中心(我市唯一一家新冠肺炎定点隔离医院)的一名工作人员。“腊月二十九晚上十点半,院领导紧急召集部分医护及行政后勤人员到传染病院负压病区,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迎接我市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住院病人。我们所有人进入了应急状态,工作时间从八小时变成十几小时甚至是二十四小时。我之前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对临床工作流程比较了解,和医护人员更熟悉,协调一线和后勤保障都是我的工作内容。因为和临床一线人员接触相对较多,自从腊月二十九进驻以后我就没回过家,孩子得了流感,发烧又咳嗽,我只能通过电话叮嘱他按时吃药,多喝水,实在是个不称职的妈妈。”吴海艳说。
吴海艳在隔离区,丁晓虎奔走在发热门诊一线,儿子只能独自在家煮泡面充饥,感冒发烧也只能让外婆来照顾。妻子进入医院隔离区后,两人的沟通只能靠手机。“帮我拿点换身衣来。”丁晓虎去给妻子送衣物,却只能在隔离区的大门外,隔着几米远,匆匆看上一眼。 “做好防护,加油”,如今,成了丁晓虎跟妻子电话里说的最多的话。同在疫情一线,夫妻二人彼此加油打气已成为生活常态。
“召必战,战必胜,疫情就是命令,全市卫生人都坚守在一线,我们当然也要上。还有很多比我们更忙更累的人,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卫生人,关键时刻就要履职尽责。”丁晓虎说。
王健丞、孙雯雯:
卫生人的职责就是守护更多人的平安健康,我们没有理由后退!
在宿城区卫健系统工作的王健丞,他带领的医疗救治组主要负责医疗救治、预防控制和隔离留观工作。作为组长,他还要参加区里医学观察点筹备等工作,经常加班到半夜才能回家。手机 24 小时开机备勤,一直处于高度紧张工作状态。为了保证一线工作人员的防控安全,他和组里的同事经常加班到半夜。
他的妻子孙雯雯,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名急诊科医生,在接诊了我市第二个确诊病人时,主动请缨,进入了最危险的战场——疫情隔离区。
王健丞是徐州人,原本计划今年回去,没想到疫情来势汹汹。他们不得不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顾,全心投入防控疫情一线。 “一开始,孩子打电话说想爸爸妈妈”王健丞说,“但是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任务越来越重,家里已经顾不上。”王健丞说。
“爸爸、妈妈,你们去哪里了?”孩子经常这样问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告诉她,“爸爸、妈妈在为了很多人的平安健康加班工作。”
王健丞、孙雯雯他们也想孩子,偶尔可以视频通话,但等他们有空时,孩子往往都睡着了。 “卫生人的职责就是守护更多人的平安健康,我们没有理由后退!”“这么多年我们学的就是这个,工作也是这个,谢谢父母都支持理解我们。”王健丞说。
虽然忙碌,但两人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也收获了温暖,这份温暖来自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女儿,也来自彼此。
同一个战场,不同的任务,一个短暂的视频交流,又重回各自的岗位。这是他们对彼此的爱和相互的支持。
闫冰、王建:
前方有你们 后方有我们
舍小家,为大家,夫妻异地同战“疫“
在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办公室,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字“忙”。这边办公电话还没接完,那边桌上的手机铃声又响起来了,办公电话、手机接连不断地响。
“这就是近十多天的工作状态,疫情防控信息上传下达、工作人员合理安排、后勤服务保障,保障防疫一线的经费、物资需求,协调安排应急车辆使用,确保有限的几辆车能用在刀刃上,哪样都不能耽误,在办公室还好,有时出去到基层一线查看疫情防控,最怕的就是手机没电耽误了工作!” 闫冰说。
在这场新冠肺炎战“疫”中,作为疾控办公室负责人的闫冰,被同事称为“后勤部长”。因为高负荷工作让她的偏头痛又犯了,一手用力按着头,一手接电话成了她标志性动作。 “从正月初一,我们第一时间进入‘备战’状态。这十多天来,同事们24小时连轴转。同甘苦,共奋斗,不顾小家顾大家。我们很多都是共产党员,在通过跟疫情作战践行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闫冰说。
闫冰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名军嫂。每年闫冰都会选择去部队探亲,看我她的丈夫王建。可是今年,面对严峻的疫情,闫冰果断退了车票,一边将早已准备好的行李放回原处,一边思考如何向儿子解释为什么不去部队找爸爸了。作为疾控人,她深知自己的职责和任务,作为一名党员,她更没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这场战“疫”前,她绝不能也不会当逃兵,她坚信作为军人,同样是党员的丈夫肯定会理解和支持她。唯一不知怎么向早就急不可耐想去部队看爸爸的儿子解释这一切。“啪”的一声盖上行李箱,闫冰叫来儿子,告诉他不能去部队了。看着绝不会骗人的妈妈,一向乖巧听话的儿子突然哭了起来。“那我的照片怎么办?”闫冰这才忽然想起来,今年刚上一年级的儿子,跟同学说爸爸是空降兵,有几个同学不相信,为此儿子还和同学打了一架,那时他就央求自己带他去部队,照一张与爸爸的合影来给自己证明。看着泪如雨下的儿子,闫冰只能安慰的抱着他。那一夜,她心情复杂,内疚的厉害。
2月3号的上午,刚到办公室的闫冰就被同事围住。同事提醒闫冰,她的丈夫有可能随部队一道去了武汉支援。闫冰的心突然悬了起来。这才想起来,最近比较忙,她已经好几天没跟丈夫联系了,后经确认,她丈夫王建确实是在武汉。身为军嫂,她深知部队纪律,也没多问,只是提醒他做好防护,注意安全。
除了他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还有好多的无名英雄,他们是夫妻,他们有的父母年岁已高,有的孩子年幼需要照顾,有的自己也是带病工作。重大疫情面前,他们承担着比普通人更大的压力与责任,“疫”无反顾冲向了最前线,他们用行动和奉献诠释着最美夫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