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2 14:27:31 来源: 食安中国网
(食品安全导刊南京讯 通讯员 宁市轩 本刊记者 崔爱霞)11月12日,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江北新区弘阳广场中心秀场召开南京市食品安全工作站规范化建设现场会。现场会以筑牢食安“站”线,织密共治网络为主题,从食品安全工作站“1235”“新”模式、行业内“新”气象、监管人“新”探索三个方面,展示了南京市在食品安全质量提升工程中,继“餐饮外卖一次性封签使用规范”地方标准公开发布后的又一成果,也体现了市场监管人严守食品安全底线的“初心”。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食品行业尤其是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在繁荣市场、促进就业、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等方面均做出了积极贡献。2020年,新冠疫情给食品行业带来了较大冲击,不少门店长期停业、营业额骤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立足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指导食品行业稳妥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围绕食品行业质量安全水平提升,积极探索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化、模块化、标准化的“立体”监管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共治主体积极性,逐步形成商场综合体、市场监管、行业协会、属地社区、食品经营单位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多元化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监管格局,全力以赴助推食品行业全面健康复苏。
“1235”即“一站两职责,三机制五统一”,是指餐饮食品安全工作站有固定办公场所,设置专门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承担两项食品安全管理职责,即对内强化餐饮单位食品安全常态化管理,对外协助监管部门强化餐饮环节精细化监管;三机制即食品安全巡查机制、食品安全快检机制和食品安全宣传机制;五统一即“统一架构、统一挂牌、统一职责、统一制度、统一台帐”。
食品安全工作站是指依托食品经营集中区现有的管理机构或管理公司,设立食品安全工作站,协助监管部门共同监管企业、服务企业、联系企业,实现对集中区企业的长效、常态、规范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09个食品安全工作站,覆盖各类食品经营企业近三万家,其中餐饮集中区已基本建立食品安全工作站。通过食品安全工作站的建立和有效运转,有效缓解了基层监管力量不足的现状,实现了政府部门监管和企业自我监督的无缝对接,切实打通食品安全监管的“最后一公里”,结合“餐饮外卖一次性封签”和“互联网+明厨亮灶”社会共治智慧监管平台,加快构建南京市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
下一步,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此次食品安全工作站规范化建设现场会为契机,进一步筑牢食品安全“站”线,织密社会共治网络,不断提升食品行业质量安全水平。
一是以“站”为抓手,推进食品经营者牢固树立食品安全责任意识,自觉践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严格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首负责任。食品安全工作站制定统一标准,明确落实主体责任基本要求,督促站内经营主体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等,切实把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落实到位、履行到位。
二是以“站”为标准,规范食品安全管理,严控原料采购、制作加工、餐饮具清洗消毒、人员健康管理等环节,尤其是要狠抓常态化疫情防控,打好疫情防控持久战。食品安全工作站以新标准促规范,运行好对内强化常态化管理,对外协助精细化监管两项职能,推动“互联网+明厨亮灶”,引入信息化管理。
三是以“站”为平台,积极发挥食品安全工作站在政府、企业、社会间的桥梁纽带的优势,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巡查、快检、宣传三项机制,让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工作站管理,增强消费者参与感;及时公示自查互查及快检结果,提升消费者安全感;推行外卖餐食封签、公勺公筷等好做法,引导消费者“幸福感”;让全社会人人树立起不仅享受安全食品的权力,也有监督食品安全的责任。
“三十百千”:即三种类型示范创建“示范街区、示范店、示范工作站”,十条以上省市餐饮质量示范街(区),百家食品安全工作站,千家以上省市餐饮质量示范店。
经过五年的努力,南京全面完成了“三十百千”的食品安全质量提升创建目标。目前南京市已建成54条省市示范街(区),109家食品安全工作站,1515家省市餐饮质量示范店,起到了很好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食品安全“站”线全面铺开,社会共治网络基本形成,营造了质量安全提升的良好消费环境和社会共治氛围,全面促进了南京市食品安全行业蓬勃健康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