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新闻

上海“菜篮子”区县长负责制破解副食品供应难问题

2018-11-05 11:01:00 来源: 解放日报

上海市郊现代化蔬菜生产基地。资料照片

1

■本报记者 李晔

一张1年期的牛奶票和一张电视机票,你选哪张?这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上海,竟是一道艰难的选择题。

遥想当年,1400万人口的上海,农副产品98%以上靠自给,然而农民种什么、种多少,全听“计划”,产销不见面,供应都“凭票”。

原上海市农委主任张燕记得,1984年她儿子参加高考前发烧,凭医生开具病历卡,才能在中山医院门口买到一只西瓜。事实上不单瓜果,当时副食品供应紧张可谓“全面开花”,一遇寒潮或台风,菜场便出现以砖头、凳子排队占位抢菜的现象。

“菜篮子里看形势”,对农副产品供应,上海历届市领导都十分重视。早在1982年便成立了蔬菜办,从农田被征用后的收益中专门抽出资金,用作菜篮子基金,1982年至1986年投入市郊菜地建设资金3.6亿元,重点解决市民“一天不吃青,肚里冒火星”的难题。

然而,1987年,上海出现百余年来罕见异常气象,城市“自给”频频告急。无奈之下,市领导当起高级采购员,亲赴东北调黄豆,以豆代菜,又去四川采购猪肉……痛定思痛,1988年8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区县局干部大会,宣布《关于建设郊区副食品生产基地,改革产销管理体制的决定》。由此,上海“菜篮子”工程正式起步。

改革直指产销管理体制,先拿蔬菜“开刀”。种植品种上,迈小步、不停步,直至1991年11月全部放开。时任蔬菜办主任陈德明犹记当年,“刚开始还担心全部放开后供应不上,而且1991年当年还遇上冰冻,菠菜冻死率超过50%。结果没想到,大量客菜源源不断补充进来,本地农民不用号召,自觉抢收、补种,在市场无形之手调节下,高企的菜价仅维持3天就平抑了下来。”此后,市领导又进一步提出,蔬菜公司统购包销局面要打破,于是成立绿叶公司与之竞争。“绿叶”在市郊农民家门口一举建设了23个产地批发市场,加上经纪人队伍蓬勃兴起,农民种菜销路和效益就此不愁。

“菜篮子”工程启动之初,上海已有1万亩大棚和8万亩地膜覆盖,由于温室产量是大田的五至六倍,上海又聚焦温室,率先从荷兰等国引入5公顷温室,组建引进消化吸收团队,在宝山、南汇等地试点,最终,以孙桥农业开发区为典型的现代农业设施脱颖而出,并向全国输出“造棚”技术。紧接着,上海成立温室公司,发展到后来,待“老法师”荷兰要去肯尼亚种花时,反要向上海求购首批20公顷的温室。

为持续稳住“菜篮子”,2011年起,上海开始实行“菜篮子”区县长负责制——郊区的区县长重点管好“菜园子”,目前全市常年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以上,“夏淡”绿叶菜种植面积达21万亩以上。而中心城区的区长们则重点管好“菜摊子”,避免中心城区菜场被城市建设占用或功能改变,确保菜价稳定。事实上,“菜篮子”工程建设迄今,产销尽管已完全放开,但政府调控之手从未缺席。如2011年,上海创新完善了“冬淡”和“夏淡”绿叶菜成本价格保险机制,为稳定绿叶菜淡季供应、保障菜农基本利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