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8 11:03:11 来源: 食安中国网
邵振宇 本刊记者:祝富
2020年5月7日南通市召开食安委全体(扩大)会议,会议由南通市徐新民副市长主持,会议宣读了南通市徐惠民书记、王晖市长对食品安全工作批示;会上南通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市食安办主任倪建明总结了2019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提出2020年工作建议,并对南通市刚刚出台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作解读;会上南通市政府副市长、市食安委副主任赵闻斌通报了2019年食品安全考核情况;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作交流发言。最后南通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市食安委主任单晓鸣围绕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做了讲话。
南通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市食安办主任倪建明总结2019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指出,2019年南通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市食安委结合机构改革职能调整,及时调整成员单位,修订工作职责,理顺运行机制,起草的《南通市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已经讨论通过;全市103个基层食安办基本达到规范化运行标准,综合协调、监督指导、督查考评、信息沟通等机制不断健全,食品安全三级监管网络基本建成。
科学监管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创新“抽检分离”模式,全市全年开展食品抽检4.6万批次,合格率98.1%,食品抽检率达到6.29批次/千人,提前达“十三五”规划目标;在全国率先出台《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从重处罚清单》,倒逼企业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完善《南通市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清单》,指导食品企业编制了风险防控流程图;推进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建设,全市1122家农业生产规模主体加入省级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平台,实现了蜂产品、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100%追溯全覆盖。
重点领域突出问题进一步整治。围绕食品安全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业态、重点品种,全面提升食品供给水平。学校食堂标准化改造有效实施。2019年各地学校食堂共计投入3706.3万元,改造学校食堂数248家,实施“明厨亮灶”1063家,“明厨亮灶”率达94.0%,推行5C、6T等先进管理模式率59.2%。餐饮业质量安全提档升级。推进食品小作坊登记管理,全市952家食品小作坊登记率100%。新建成餐饮质量安全示范街区3条、餐饮质量安全示范店199家。全市10家网络交易平台备案率100%。启动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全省率先实现网上“可视化”点餐。“菜篮子”放心工程持续推进。
示范城市创建力度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持续列入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考核项目;如东县和南通开发区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全市省级食安城市创成率达60%;海门市、如东县分别创成国家级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工作全面启动。
社会共享共治格局进一步形成。全省率先完成消费者投诉举报“五线合一”,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巡访团、新闻媒体视察督导食品安全工作,在各级媒体上发表相关宣传报道200余篇;积极贯彻落实省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示范性工作方案,全市共1400余家企业参保,如东农村集体聚餐已经实现参保全覆盖,开发区重点食品企业已经纳入参保范围;经第三方机构评估,2019年南通市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倪建明在总结2019年食品安全工作时也指出,影响食品安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全市食品企业总体上规模小、工艺水平差、集中度不高,食品生产经营准入门槛较低,企业主体责任意识薄弱;监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高,全过程全链条监管没有实现闭环,治理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豆芽菜、韭菜等少数农产品农残超标仍很突出,外卖订餐质量难以保证;从12315投诉举报的数据来看,全年食品类投诉达4411件,占比13.07%,居于商品类投诉举报前列。
倪建明对2020年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建议,将继续强化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提升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全链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努力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冲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
强化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内容。推动相关部门特别是各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切实落实好“一岗双责”部门职责,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及分局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首要职责。通过推行责任告知承诺制度、风险识别管控制度、安全隐患自查制度、供应链追溯制度、培训考核制度等五项措施,全面落实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
大力推进“十大攻坚行动”为重点,加大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力度。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十大攻坚行动,针对韭菜和豆芽监督抽检合格率偏低问题,要加强源头管控,重点检查农产品生产环节滥用农药、激素和食品滥用防腐剂、保鲜剂等情况,不断完善风险防控、准入准出、全程追溯、信用管理等机制;针对学校食堂等重点监管区域,要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责任制,学校自查和监督检查实行全覆盖,食堂基础设施、重点设备配备达到标准要求,中小学校“阳光食堂”实现省市县校四级联网,严密防范学校发生群体性食源性疾病事件;针对当前部分商家借机对保健食品打“疫情牌”的情况,要及时开展保健食品市场经营秩序整治,严厉打击利用保健食品欺诈、虚假宣传等行为,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保健食品质量安全。
强化科学监管手段为保障,提升全链条综合治理能力。加强依法依规监管。落实好市市场监管局 市司法局联合出台的《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从重处罚清单》文件要求。推进“互联网+食品”监管。以油烟达标排放、污水按规纳管的餐饮单位为重点,推进实施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建成示范单位1000家。加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将重点业态、重点食品纳入追溯平台管理,完善全程追溯协作机制,实现食品、农产品、粮食、重要产品等追溯数据共享,推动追溯链条由农产品向食品生产经营全环节延伸。提高食品监管有效性。在食品生产领域开展全面检查,食品经营领域按照不同风险等级实行分类分级监管的基础上,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完善持续跟踪制度,推动问题实现闭环管理。坚持问题导向、民生导向,积极开展韭菜、豆芽等少数农产品农残超标问题的专项治理,坚决禁止海河豚及其制品上市交易,严厉打击野生动物违法交易行为。采取抽检分离,加强数据分析,充分发挥抽检发现问题、引导消费的作用。
以实施综合治理为抓手,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放管服”相结合,落实“证照分离”改革各项措施,优化食用农产品认证和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加强对重点自主品牌、特色食品品牌、地方“老字号”的跟踪培育;推进农产品和食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搭建地方特色食品电商销售平台。引导行业发展。推动食品生产加工园区建设,引导食品生产企业由分散向集中、由个体向群体的快速集聚,实现规范化、园区化、智能化、集约化发展。推动区域合作。加强长三角区域食品产业联合融合、食品安全技术合作、专家资源共享,构建信息互通、监管互动、抽检互认、执法互助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
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冲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牢牢抓住食安城市创建这个“牛鼻子”,切实增强责任担当,确保顺利通过国家级考评验收。坚持问题导向补足短板。严格对照创建指标体系,列出问题清单,尽快查漏补缺。加快明厨亮灶、餐厨废弃物处置、肉菜流通追溯体系等重点项目建设,做好各项迎查准备。精心打磨南通创建品牌。深入挖掘提炼各地在创建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积极推进“一城一策”,不断深化巩固前期成果,擦亮金字招牌。大力营造共治共创氛围。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健康知识宣贯。加强信息公开,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扩大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覆盖面。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监督作用。
南通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市食安委主任单晓鸣就进一步抓好今年食品安全工作,提三个方面的意见。
认清形势、提高站位,切实把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都研究了食品安全工作,紧扣“让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全、吃得更健康”这个关键点,研究出台了《实施意见》,推出了系列办法举措,进一步明确了责任,为做好新时代食品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食品领域点多、面广、量大,监管任务艰巨,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希望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严峻形势,决不能因为取得一些成绩就自满松劲,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切实巩固、提升和扩大好现有成果;决不能因为遇到复杂矛盾就畏缩不前,必须发扬“狼性”精神,切实增强政治自觉,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
抓住关键、精准发力,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要确保“管”的精度,严格食品生产经营的过程监管。安全食品,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要完善各项监管制度和行政执法程序,建立覆盖收贮运输、生产加工、流通餐饮、餐厨废弃物处置全程的监管体系,加强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从生产到消费、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体系。
要强化担当、落细落实,坚决压实食品安全责任,食品安全既是大事,也是难事,极具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各地各部门必须明责知责、履责尽责,坚持源头控制、产管并重、重典治乱,夯实各环节、各方面的责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把食品安全工作责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