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业发展 海南发布椰子和槟榔产业标准体系
本刊记者:韦昌惠
12月26日,海南省质量强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海口召开海南省椰子和槟榔产业标准体系发布会,向社会宣布海南省椰子和槟榔作物与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会议上,海南省椰子和槟榔作物与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同时宣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范海阔研究员就任委员会秘书长一职,选举产生50位委员。该委员会将不断夯实椰子、槟榔公共品牌的技术基础,大力发展团体标准,努力提升企业标准,不断提高海南椰子、槟榔作物和制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据了解,海南省今年按照国家标准《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GB/T 13016-2018)规定的程序、内容,研究构建的椰子产业、槟榔产业标准体系,总体框架各分9个子体系:一是基础标准,包括各自的通用规则、产业术语、图形符号标准等。二是种质要求及鉴定、评价办法,包括各自引种收集、种质入圃保存、种质鉴定、种质保存、信息共享工作标准。三是品种与种苗,包括各自杂交育种、制种技术规程及制种园建设标准。四是农业投入品质量要求及使用规范,包括各自肥料、农药质量要求和使用规范标准。五是高效栽培,包括各自水肥管理、花果管理、树体管理及鲜果采收管理标准。六是植物保护,包括各自病虫害检疫鉴定、监测技术、风险评估和防控技术标准。七是各自作为农产品的等级规格标准。八是生产加工规程及管理(槟榔产业标准体系为农产品采收与加工,椰子产业标准体系还增加有加工产品质量要求标准)。九是流通管理,包括各自作物及制品的包装、储运及品牌管理标准。两个体系分别收集所有现行有效的椰子、槟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提出制定地方标准清单和建议制定团体标准清单,椰子体系容纳各种标准196个,槟榔体系116个。
据介绍,海南研究构建椰子槟榔标准体系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坚持国际视野和开放角度,发现国际国内椰子、槟榔产业标准化水平不高,缺少专业标准化技术机构,标准供给严重不足,国际上只发现3个椰子国际标准,15个椰子地区国际组织标准;国内则没有国家标准,只有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标准化生产程度普遍不高。在椰子、槟榔国际国内贸易技术规则的制定活动中,应尽快出现海南的身影,积极为椰子、槟榔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制定,贡献海南智慧和海南方案。
二是重视市场供给标准,坚持标准化改革,首次在政府研究构建的标准体系中,提出了建议制定的团体标准清单,其中椰子65个、槟榔32个,并在标准体系实施工作指南中大力强调椰子、槟榔团体标准化工作重要性,要求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县政府,对椰子、槟榔行业组织制定科学实用、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的团体标准,出台给予奖励、补助的政策。
三是强调抓好落实,从政府、技术、市场三个维度提出实施工作指南,在政府推进方面,由省质量强省领导小组加强体系运行统筹协调,组织制定高水平地方标准,通过标准培训、试点示范、严格监督,大力推进标准实施;在技术保障方面,充分发挥海南省椰子和槟榔作物与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作用,在全省大力建设标准化技术指导队伍;在市场驱动方面,坚持以标准化夯实创建椰子、槟榔公共品牌的技术基础,大力发展团体标准,努力提升企业标准,不断提高海南椰子、槟榔作物和制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据悉,海南省椰子和槟榔作物与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核心任务是为椰子、槟榔起草地方标准,进行技术审查。同时接受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委托,开展椰子、槟榔标准的评估、研究分析等技术支撑工作,助推海南椰子、槟榔产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