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市场监管局打响精准扶贫突围战
本刊记者 夏华锁 夏志远
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为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党组和驻村工作队以“抓党建、促扶贫”贯穿始终,将强化党建引领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奠基石,通过夯实基层党组织根基、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以组织优势凝聚扶贫合力、激发内生动力,以助推发展特色产业为“主抓手”,全力推进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在贫困户脱贫、贫困村摘帽、产业发展和改善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取得成效。
近5年来,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定点帮扶的两个省定贫困村贫困户和村集体先后走上产业品牌化发展道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帮扶前的新洲村无收入、陂蓬村年收入1500元,提升为30万元以上。现如今,不仅仅是贫困户拔掉了穷根,两个村的“非困户”也有了获得感,钱袋子跟着越来越鼓,小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甜。
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党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坚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构建“党建+精准扶贫”模式,扎实推动对口帮扶各项工作落细落实、落地见效。
早字当头,周密部署。2016年,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先后与新洲村、陂蓬村两个省定贫困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并确立了“强党建、促扶贫、抓产业、奔小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要求。驻村扶贫工作队始终以党建引领促进脱贫攻坚,坚持做到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在“精”和“准”上出实招、见实效,打响了精准扶贫突围战。
扶志扶智,强化技能培训。两个驻村工作队积极开展勤劳致富宣传引导教育,鼓励贫困户青壮年劳动力参加村、镇、市劳动技能培训,对外出务工者每年落实务工奖补措施,每年邀请广东省、梅州市的技术专家,开展李果、茶叶种植和食用菌栽培等技术培训,引导贫困户由简单劳动脱贫向智力能力脱贫致富转化。
产业发展,创新奖补机制。利用省、市“631”贫困户产业扶贫资金,资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和加工业等,先后培育出养猪、养狗、养鸡大户和水稻、茶叶、李果、赤灵芝等种植大户,以及酿酒、茶叶加工大户,引领带动全村产业发展。
教育帮扶,创新资金补贴。为保障贫困家庭子女能平等接受教育,市市场监管局利用单位自筹资金,建立贫困户子女教育补贴机制,对两个村50户贫困户子女实施教育帮扶,视贫困家庭实际困难,每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每年予以500-3000元不等的教育补贴,使两个村的贫困户子女入学率达到100%。
危房改造,保障住房安全。2017年,驻村工作队率先在新洲村实施贫困户危房集中搬迁的可行性论证,按照省、市住建部门的要求,与村“两委”共同对贫困户没有地方修建房屋、亲戚阻拦修建房屋、使用地有争议等问题,分类施策,逐一攻坚。2018年,新洲村22户、陂蓬村17户贫困户的危房完成了改造、改建。
设立基金,实施医疗救助。针对两个村76户贫困户有28户因病、因残致贫的情况,驻村工作队在每年帮扶计划中设立贫困户医疗救助资金。近3年来,两个村的贫困户有72人次获医疗救助资金12.2万元。2019年,为防止因病返贫风险,驻新洲村工作队向局全体干部职工发出倡议,募捐5万多元作为医疗救助基金。
在实施兜底保障,切实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的基础上,两个驻村工作队还坚守“帮扶在村、吃住在村、服务在村、工作落实在村、党建扎根在村”要求,注重团结带领村“两委”积极发挥“头雁”效应,努力打造村“党建阵地”。
全新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新洲村在新建党群服务中心的基础上,专门开辟了党员活动室和村民议事厅,以及完善35项党群工作制度、26个服务项目,建成全省贫困村第一家村史馆和兴宁市第一家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全面实施亮化工程。新洲村12个村民小组安装了300盏路灯及路灯宣传栏,陂蓬村则建成40米扶贫宣传和一条科普长廊,进一步营造精神文明、脱贫攻坚、法制建设、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宣传氛围。
创建智慧村居法律服务公共平台。2019年4月,陂蓬村在全国首创“智慧村居法律服务公共平台”,该平台可连接法院、司法局、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系统,运行一年多来已成功调解村民矛盾纠纷案23起,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
近5年来,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分别向新洲村、陂蓬村投入扶贫资金789万元和526万元,为贫困户脱贫、贫困村摘帽、产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提供资金保障,保证了两个村顺利脱贫。两个村昔日的荒山变成了青山,贫困户的危房变成了新房,村民们的生产生活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