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2019年国际食品保护大会,解读国际食品安全动态

2019-09-16 13:57:09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 严志农 沃尔玛食品安全协作中心

图1 Mindy Brashears(左)与Frank Yiannas(右)

7月21~24日,2019国际食品保护大会(IAFP 2019)在美国肯塔基州路易维尔市召开,来自全球57个国家逾3800人参加了此次食品安全盛会,其中参会者多为在政府、学术机构、食品企业、非营利机构以及从事媒体工作的食品安全专业人士。IAFP是全球食品安全人员较为集中、讨论话题广泛深入、热点话题反应及时的专业论坛,近年来一直引领着全球食品安全发展的方向。笔者自2001年加入IAFP至今已有18年,且每年参加IAFP的年会和相关活动都会有新的收获,同时还能感受到这个大家庭里的成员特别友好——他们都以饱满的激情和对食品事业的热爱共同努力协作,这对笔者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FDA与USDA的监管新理念

2019年IAFP的重头戏是美国FDA和USDA的最新政策报道。作为食品安全行业大咖,美国FDA负责食药政策和应对工作的副局长Frank Yiannas与USDA食品安全副局长Mindy Brashears都是在IAFP的网络里成长起来的,并于最近加入政府部门。Frank曾在迪斯尼和沃尔玛私营企业长期工作;Mindy则在德州理工大学担任教授,从事行业研究多年。

“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们进入美国政府担任重要职位,无疑为当地的食品安全领域带来一股新风。Frank提出的“smarter food safety”(更智慧的食品安全)这一监管新理念,其主要是在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FSMA)的基础上全面引入智慧管理。该计划包括以下几点内容:第一,目前的纸质化办公和向前/后一步的追溯模式已经落后,企业亟需建立数字化快速追溯体系;第二,逐步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区块链技术等应用于食品安全的管理工作;第三,积极探讨新业态的出现及零售的新发展所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第四,倡导和推进食品安全文化,政府部门和企业都要建立食安文化。

Mindy则强调建立以科学为基础,以数据为动力的现代化管理体系。第一,收集大量的USDA内外调查和研究数据,分析各种肉类感染致病菌及发生食源性疾病的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有关家禽、牛肉、猪肉的操作标准(performance standards),不完全以零容忍作为政策标准,该方案将会在近期陆续出台;第二,全面加强过程控制,即要在关键的生产环节取样分析,而不仅仅是关注终产品检验;第三,积极应对新的肉类生产方式,比如细胞培养肉等;第四,做好消费者的科普教育(consumer education 2.0)。

Frank和Mindy几乎负责着美国所有食品的安全。虽然他们隶属于不同部门,但相互之间建立了很好的沟通与合作机制,彼此支持配合,为了“做正确的事情让每个人吃得放心安全,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美好”的共同目标努力奋进。

本次会议中,FDA与USDA部门的参会人员围绕以上两个新的管理方针对各自的工作展开介绍。笔者从中感受到,该政策已经从研究和应用角度正式启动,这点值得中国各界尤其是政府部门给予一定关注。

会议前沿信息分享

本次会议讨论了一些世界前沿的新知识和信息,让笔者受益良多。由于大会研讨的话题多样,笔者选取了个人认为较为重要且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分享,如有认识粗浅之处,欢迎读者讨论和批评指正。

1 细胞培养肉获认可

目前,细胞培养肉已经被美国FDA和USDA所接受,且两个部门也已经划分了监管职能的分工:FDA分管细胞的收集与保存,并建立细胞库以确保细胞的培养和分化;USDA-FSIS将接管细胞培养肉的后续工作,主要负责监管生产过程以保证产品具有相应的标签标识。

2 FDA要求企业建立针对叶菜类食品的电子追溯系统

食品追溯而言,FDA针对叶菜类食品已开始制定新规——FSMA 204,该新规计划于2022年11月7日完成。该计划要求企业建立电子化追溯体系,而这一系统需要在24~48小时之内找出产品不合格的原因并实施精准召回。对此,FDA推荐在追溯体系的建立中应用区块链、AI、机器学习等技术,因为其需要具备以下数据:GTIN、批次、采收时间、GS1的标准;关键信息点:采收、包装、运输、接收、消费及处理。

3 抗生素的使用有待规范

在动物抗生素的使用方面,目前可以针对少数人群的需要做到无抗,但大部分的生产活动还需要用到抗生素,因此必须负责任地使用,而不是滥用。

4 全基因序列和宏基因组学的应用面正在扩大

在检测技术方面,除了传统的快速检测方法以外,全基因序列(WGS)和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溯源和致病菌的检测与鉴定之中。

5 标准差异形成的食品贸易壁垒有待打破

食品安全标准不应成为阻隔国际贸易的壁垒,如何有效处理食品安全和贸易的关系,让标准成为促进贸易的因素是贸易大国之间需要解决的问题。贸易国之间需要加强沟通和对标,以减少因标准不同给双方贸易带来的影响。

6 HACCP为食品安全行业的发展指明新方向

近30年来,HACCP(危害分析的临界控制点)是国际上共同认可和接受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其主要针对食品中的微生物、化学和物理危害进行安全控制。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自20世纪80年代便已开始大力推荐这一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虽然HACCP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传统内容,但随着近年来各国政府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的普遍关注和食品传染病事件的持续发生,HACCP体系也增加了新的方向,如电商和配送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等,使其焕发了新的应用动力。

7 食品安全文化的普及有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

研究发现,零售企业相关人员的操作习惯、环境卫生、清洁消毒等文化因素与致病菌(如单增李斯特菌)在环境中的发生率有关,即食品安全文化的普及程度越高,那么零售企业的致病菌污染问题的发生几率越小。

8 大数据与AI等技术适用于食品安全状况监测

为了对生产相关区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产品不受环境腐败菌和致病菌污染,《美国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明确提出在食品供应链的所有环节建立全面的、基于科学的预防控制机制的要求;美国FDA也针对输美企业开展调查性采样计划,致病菌环境监控计划(EMP)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由于环境监控的结果需要为工厂环境的安全风险提供重要信息和数据支持,并且帮助工厂在问题对产品构成风险之前采取正确有效的纠正措施,这就在无形中推动了企业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进行风险趋势分析。

9 关于食育技巧的分析

首先,食品安全教育和科普信息需要有一致的专家共识;其次,千禧年及其后的儿童是食育教育的重点受众群体;最后,食品安全教育要借助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寓教于乐,让儿童在娱乐中逐渐学习和接受食育知识。

通过参加本次国际食品保护大会,笔者明显感受到创新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食品安全的各个方面。近年来,国内虽然较为重视创新,但是在食品工业和食品安全上还需要加强创新的研究和实例的分享,对此我们需要更积极地尝试和探讨。

沃尔玛食品安全创新平台第三期入围项目名单揭晓

图2 入围项目方案名单

沃尔玛食品安全创新平台第三期着眼于全面提升食品供应链的洞察力及提高透明度,从而改善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状况。自2019年5月30日启动第三期项目征集工作以来,活动受到了包括媒体、全球创业社区和大型国际企业在内的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踊跃参与。

截至2019年7月19日,沃尔玛食品安全协作中心共收到64份来自国内外企业和机构递交的参赛项目方案。这些方案涵盖基于人工智能的供应链管理、下一代冷链物流、食品追溯、快速检测和农业数据平台等多个领域。经过中心及沃尔玛食品安全创新委员会的认真评选,共有19个项目方案入围。

沃尔玛食品安全创新委员会由来自食品饮料、零售、物流、投资、技术、行业协会和创业孵化器等行业的专家领袖组成,委员会的使命不仅包括指导食品安全创新平台的发展方向,还将为入围项目提供辅导,同时代表他们所属的机构通过创新平台发掘潜在的试点和投资机会。创新平台第三期吸引了众多优秀机构和企业合作伙伴的参与。来自合作伙伴的相关负责人也加入了创新委员会,使创新委员会拥有了多达26人的强大阵容。阵容更为强大的创新委员会将带来更广泛的行业资源与洞见,为参与创新平台的项目提供更深入、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以及更多的试点和投资机会。

接下来,创新委员会导师将对入围项目团队进行一对一指导,项目团队还将获得实地考察沃尔玛及其合作伙伴运营场所的独家机会,通过对实际业务的了解来进一步完善其项目方案。入围项目团队需在9月9日之前提交最终项目方案,并准备参加于9月底在深圳举办的“创新甄选日”活动,并在活动现场向创新委员会展示其最终项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