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十年磨一剑,砺得鲜菇香--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张文宏

2019-05-13 11:38:04 来源: 中国网

北京2019年5月8日(曲书明):张文宏,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上海市第十四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哈尔滨市第十九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哈尔滨)商会联席会长。1998年以来,先后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MBA、上海交通大学EMBA、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家创新班。

在2001年,通过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组织跨界专家论证,新华社上海分社朋友引荐及充分市场调研,张文宏女士联合其他创始人,以投资人身份怀揣着对食用菌产业的情怀,带着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安全、美味、营养菌菇的初心,投资创建了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填补了我国食用菌真姬菇工厂化培植领域的空白,实现了该领域零的突破。

2009年,张文宏接任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三任总经理,她在丰科创新系统中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带领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她重视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开发能力,组建了知识产权部,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技术指导,带领研发和技术团队在菌种选育、配方、新产品工艺、机器设备、工具等方面持续创新,丰硕的科研成果,推动了全国真姬菇工厂化栽培领域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在食用菌种源选育方面,首开了食用菌行业种源研究的“先河”。

如果用数字来表述上海丰科:历经18年探索和创新取得了科技菌株;经过36道严格工序;历时180天模拟生态环境自然生长;最终顺利通过209项无农残检测;产品一次性整朵独立包装,保持自然形态,低温储运;保证产品具有新鲜、安全、营养三大特点;远销全球57个国家;18年全球销量10亿朵。

专访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张文宏

张文宏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传奇女性呢?她和她的团队为何10年就获得了食用菌工厂化培育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如何在不断学习中带领企业逆袭发展,缔造全国蟹味姑,白玉菇种植头部企业,她做对了什么?

作为民营经济研究者,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我们在上海市奉贤现代生物科技园区高丰路九六八号见到了张文宏女士。在采访中,她显得是那样坚毅、认真、执着。在丰科大厦一楼的荣誉墙上,几十块奖牌令我目不暇接。

秘诀一,坚持初心,在追梦路上砥砺前行。2001年,丰科董事长吴恵敏先生计划走产业报国之路,怀着打造中国食用菌产业新模式、新高度的梦想,投资组建了一支由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多名博士硕士组成的团队,开启了中国真姬菇产业创新之路,团队成员包括国际食用菌领域著名专家潘迎捷教授、谭琦博士;食用菌领域资深专家冯志勇博士,担任上海丰科第一任总经理;留日食用菌专家曹晖博士以及多位食用菌专业技术人才程继红、高君辉,多位企业运营管理人才贲伟东、刘建雄等。一支中国食用菌工厂化产业梦之队,带着情怀与梦想,作为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立志开创中国真姬菇工厂化栽培的先河。但是,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在丰科投产之初,每天只有1.5吨产能的规模,陆续出现了染菌、单产低、产品质量不稳定、保鲜期短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丰科初创团队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实践中再持续创新,创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运营模式,实现了真姬菇的稳定生产,并将上海丰科产能规模扩展了20倍,达到30吨/天。时至今日,丰科创建的中国真姬菇产业的基础样板模式,仍然是中国大部分真姬菇工厂设计和规划的模板。

丰科得天独厚的科研基因让丰科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率先发力,在国内厂家仍在大规模购买国外进口菌种时,丰科开始组建自己的专业育种团队,于2006年启动真姬菇育种研究项目,立志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菌种。经过多年努力,丰科已获批几十项国家发明专利,成为全国最大的真姬菇生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斩获上海市名牌、上海市著名商标、绿色食品认证等多项殊荣。

2009年,初创团队因行业机遇出现变化陆续离开,张文宏面对压力和挑战,接任上海丰科总经理一职,完成了从投资人向经理人的转型,由此开启了丰科新一轮的改革、创新、发展之路。

秘诀二,组织变革,靠机制保证永续发展。技术创新、运营机制和品牌价值是企业发展的基石。2009年伊始,投资人吴惠敏先生、张文宏女士全面接盘丰科运营管理工作,继续秉承创始人的初心,持续引领着中国真姬菇产业做大做强的风向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丰科进入了向内练内功、夯实业务基础、持续技术研发创新,向外投资扩张、技术合作、品牌拓展的发展新阶段。在组织变革中,丰科完成了组织架构升级,在完成青岛丰科投资建设投产的同时,建立了集团化的组织管理模型,在董事长吴惠敏先生的亲自带头引领下,生产技术不断突破,在工厂规划设计布局,工器具选型,生产效率提升,品种创新,配方创新,生产工艺创新上再次引领整个丰科在食用菌行业转型升级中创新发展。丰科创立了高效立体化的真姬菇工厂化生产新栽培模式,建成了中国首个可与日本媲美的自动化现代食用菌工厂,育成了中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真姬菇优质品种,产品品质和出菇转化率处于中国领先水平,丰科鲜菇道品牌雏形建设完成,渠道中的品牌影响力和品牌价值效应逐步显现。丰科在此期间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并在2010年获得由时任韩正市长亲自签发的上海市质量金奖称号。

秘诀三,持续创新,给企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上海丰科链接了一批国内外食用菌领域优秀的科学家指导技术创新,背靠上海农业科学院这一战略合作伙伴,走出了一条丰科+农科——1+1大于2的自主创新之路,共同承担了国家科技部重点攻关、国家星火计划、农业部真姬菇DUS测试指南研制、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和上海市科委科技兴农计划等项目。在工厂化食用菌优良品种选育、分子辅助育种技术应用开发、菌种稳定性生产、产品安全保障和品质提升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共同研究和应用实践。

丰科先后成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试验站,通过上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核心技术人员达150人。拥有独立科研成果数十项,累计申请专利229项,获得57项有效授权专利、27项有效授权发明专利、13项食用菌株有效授权发明专利和31项食用菌生产装置工具发明专利、食用菌栽培方法发明专利、食用菌菌种鉴定发明专利及食用菌生产技术发明专利。目前,丰科技术团队、研发团队系统性的创新,上海农科院持续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目前双方在种源研发方面进行深度合作研发,并共同起草了《真姬菇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10多年来,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真姬菇工厂化栽培示范基地,每年投入约1500万元的科研费用用于食药用菌技术研发,其中约70%用于食用菌种源创新。自2001年成立之始,经过近6年(2001—2006年)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又经过近13年时间(2006—2019年)的选育、培养工艺研究、栽培工艺研究、配方研究、生产试验,获得了13个有效的菌株发明专利。在此基础之上,丰科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思维快速迭代升级,更快更有效的选育新的优良菌株,匹配适配的培养基组合,在工厂规划布局、设备实施、工器具领域持续创新配套升级,推动了中国真姬菇产业链的裂变和发展,丰科在真姬菇领域的影响力通过产能、品质、品牌等载体快速放大,实现了在中国的领跑,与国际竞争对手间的差距大幅缩小。

张文宏说,在科技创新的路上,总会有坎坷,但我们永不言败、永不退缩、永不放弃,才有了最终科技成果的诞生。企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可以飞得更高,看得更远。

秘诀四,推进转型,确保产品和品牌不断升级。丰科作为中国白玉菇、蟹味菇的开创者,致力于研究菌菇类食品,填补了中国在食用菌智能化培植领域的空白,实现了该领域的若干突破。在不断的发展进程中,丰科将精准、高效、创新发展的理念融入到企业经济活动中,始终致力于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科学化、智能化及大数据和VR虚拟现实同步发展。旗下的四款产品“白玉菇、蟹味菇、舞茸菇、鹿茸菇”成为全球都在吃的中国好菌菇。目前丰科营销网络布局全球,辐射美国、荷兰、以色列、西班牙等57个国家,覆盖国内华东、华南、华北、东北、华中、山东六大区域市场。

一个伟人说过:你不能要求拥有一个没有风暴的人生海洋,一个没有风暴的海洋,那不是海,而是泥塘。2015年是全国食用菌行业竞争最激烈的时期,很多本领域的企业不仅打价格战,还开始大规模侵权,这对于刚刚站稳脚跟的丰科来说冲击非常大。张文宏明白,食用菌市场的蓝海里会出现更多的竞争者,市场犹如百舸争流,企业犹如龙舟竞渡,她一手要打“质量保卫战”,一手还要打“专利维权战”。在双战中丰科靠自主选育的新菌株,单产和品质大幅度提升,不但没有被价格战和侵权浪潮吞没,反而产品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张文宏认为,要想扩大市场占有率必须降低成本,只有扩大规模才能降低生产成本,只有缩短配送半径才能降低物流成本,丰科目前已建上海、青岛、秦皇岛三大生产基地,成都基地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至2021年累计投资将达到20亿元,满产后丰科整体日产能力可达260吨,将成为全国真姬菇产能规模最大、创新活力最强的食用菌行业“领军”企业。着眼未来,丰科正在积极筹划在广东和美国新厂建设,实现六大智能化生产基地,并在每个生产基地建成2个以上的智能化菌菇农场。让全球消费者都可以吃到安全、美味、营养的白玉菇、蟹味菇、舞茸菇、鹿茸菇等产品,掀起一股丰科“菇食尚”的膳食风潮。

张文宏深深懂得,在大-智-移-云时代,科技革命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消费需求不断升级,竞争越来越残酷,市场变化的发展规律越来越难以把握。她带领团队在稳定全球57个国家销售市场,确保销售国际化的基础上开始寻找企业第二生命线。作为产业的引领者,在食用菌产业链延伸上迅速做出调整,2019年初企业从技术型公司成功转型为产品型公司,为了丰富产品品类,成立菇咪团队,开发佐餐产品,其产品老少皆宜,好看、好吃、营养、安全,坚持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推动行业进步,承担社会责任,不断创新突破。张文宏说,对于企业而言,产品升级、企业转型不是选择不选择的问题,而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唯一出路,只有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适应消费升级变化的企业方能可持续发展。

秘诀五,文化领先,努力打造“鲜菇道”品质。春风得意马蹄疾,张文宏和丰科迎来了事业的上升期。张文宏经常到大学里去分享丰科的案例及竞争战略,深刻理解管理专家们说的“一流企业做文化”,实际是在文化的引领下做品牌和做产品。她致力于食用菌文化普及和提升,和团队成员们一起完善丰科的企业文化,并在企业发展中时刻以企业文化为纲领,在各个细节上持续践行企业文化的精髓。

丰科人的使命是制造功能性产品,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健康、长寿);事业追求是丰科的愿景:做中国食药用菌隐形冠军企业(种子、种植、加工),引领健康长寿饮食新观念。以创新为先,诚信为本,健康为民的价值观引导人;以厚于德,勤于思,敏于行的企业精神培养人;倡导专业、职业、敬业、商业的人才观;打造登高望远、居安思危、与时俱进、百年基业的事业观。

张文宏说,一种产品要立足于市场,必须要有“绝活”。鲜菇道打造品牌唯一的“绝活”就是拼质量,让客户吃的放心。怎样保证质量,丰科做到“四严”:严格选材,确保所用的原材料必须安全、绿色、优质;严格的生产工序过程管控,从材料获取到低温冷藏储运,整整36道工序,确保一丝不苟;严苛的培育条件管控,从菌株生产制备到培种栽培180天,确保自然生长;严格的过程和产成品检测,按照ISO9001、GAP、绿色食品等体系标准检测,确保无菌操作。

张文宏凭借自己的坚韧,最终收获了喜悦,更收获了成功。她在微信朋友圈中写道,“竞争是一场永远的游戏,竞争不是得失,而是生死问题。胜利的根本不是终局,永无宁日的指数级进化才是正确方向。”回过头来看看丰科走过的路,你就会发现丰科是一个伟大的企业:2001年创立丰科品牌,2002年推出中国第一盒蟹味菇,2005年推出中国第一盒白玉菇,2010年建立青岛基地,实现整体日产能力70吨,2015年获得中国真姬菇自主研发菌种专利,2016年建立河北基地,实现整体日产能力120吨,2018成都基地动工建设,拟建成国内最大、最具创新活力的食用菌产业发展集团,实现整体日产能力260吨,2019丰科从技术性公司转型为产品型公司,注册成立上海菇咪食品有限公司,加工佐餐产品。

专访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张文宏

十年磨一剑,砺得鲜菇香。历经18年的磨砺与发展,上海丰科实现了日产能力由5吨增至260吨,从单一工厂到四个工厂的跨越式增长,实现了产能和技术创新的双重飞跃。下一步,即将布局珠三角和美国,工厂实现5+1,布局由国内向国外扩张。届时上海丰科将真正成为蟹味菇、白玉菇中国同行第一,世界同行第二。张文宏说;我是幸运者,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好时代成就了我做大做强食用菌事业的梦想;我是奉献者,机遇让我选择了高瞻远瞩的董事会,董事会给我搭建了事业的大舞台,我就要为打造百年丰科多做贡献。目前,面对消费升级的市场机遇,正在全力以赴做好产业升级、产品升级、文化升级和人才能力升级,张文宏就像中央电视台的一档节目“越战越勇”,她带领团队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海丰科已经从优秀走向卓越,还将从卓越走向基业长青。(作者曲伟、李书谦、董世明 2019年5月于北京中创院)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