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6 15:55:08 来源: 中国网
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里,由于信息不对称、渠道不畅通、农产品缺少标准化等问题,大量繁琐庞杂的信息很容易掩盖掉真正有用的信息。一直以来,面对品类众多的农产品,消费者往往只能通过超市、市场等实体销售渠道和电商平台进行购买,随机性比较大。此外,许多优质的农产品因为物流、信息等因素,只能“自家有果自家香”,市场收益并不理想,从而迫使种植者放弃种植,消费者也无法购买到优质的农产品,这也进一步阻碍了中国农业的提质增效。
熊猫指南CEO毛峰和品牌总监马祎接受媒体专访
“中国农业有几个痛点:消费者不知道什么农产品好,不知道好在哪,也很难买到。这里有几个关键问题,一个是信息、一个是标准、一个是渠道。”毛峰说,真正好的东西,需要有人替消费者做筛选,做信息减法。同时,还要有一个农产品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告诉消费者什么是好,好在哪。他表示,前两项工作正是熊猫指南目前在做的事,即挑选出优质农产品,并且建立一个农产品的科学评价体系。
自2017年品牌启动以来,熊猫指南不断创新,运用严谨的科学分析和大数据对农产品进行品质甄选。此次发布会上,熊猫指南首次推出了农产品感官评价系统“熊猫品评”Panda Taste。这套系统通过结合专业测评与消费者体验数据,将模糊的“好吃”体验转化为精准的数字化信息。
熊猫指南运用严谨的科学分析和大数据对农产品进行品质甄选
在熊猫品评系统的专业测评环节,除了采用仪器检测和感官评价员的测评数据外,熊猫指南还与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等众多顶尖感官实验室合作,开发对某个品类农产品的标准化评价方法,并从外观、风味、口感、滋味、质地等感官维度中找出与好吃相关的评价指标,从而构建系统专业测评部分的“风味轮”。熊猫品评的专业测评,为科学准确评价农产品品质提供了一把标尺,从而对农产品各个维度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和标准化。
“今年我们推出‘风味轮’,目的是把‘好吃’这个事说清楚,为农产品评价提供标准化的评价体系。”熊猫指南标准总监唐飞表示,熊猫品评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定义好吃”,什么好吃,哪里好吃,好吃程度,让大家一目了然。反过来,熊猫品评也可以激励引导匠心农人根据大数据的趋势,引入更符合消费者口味的新品种、新技术,安心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农产品,形成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事实上,科学、客观、准确的测评品质,并将之呈现给消费者只是熊猫品评系统的第一步,而这些客观测评数据能否被消费者认可,就需要收集更多的消费者体验数据来验证。发布会上,熊猫指南还推出了熊猫指南小程序,旨在通过对消费者行为、喜好数据的分析,架起消费者与种植者之间双向沟通的桥梁。
从专业测评到小程序,熊猫品评系统有着清晰的发展思路。“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对于熊猫品评来说,品质测评是一切的基础。在专业测评阶段,熊猫品评严格实施标准化程序,确保数据的科学、客观、准确。在得到大量专业数据后,熊猫品评力求将品质数据信息化,既将大量专业数据浓缩成消费者可以理解的信息,精准、清晰地传递给消费者。同时,熊猫品评还将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未来技术,将消费者喜好数据化,找出规律,一方面引导农业种植者通过消费者数据引用新的品种和技术,优化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形成订单性交互,使消费者与种植者形成闭环,实现农业供需的交互化。
从田间出发,以感官测评,用数据论证,成立以来,熊猫指南积累了大量行业和市场数据,并持续挖掘数据背后的最大价值。截至目前,熊猫指南的认证官团队累计行程85万公里,走遍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熊猫指南2019春榜就是基于2500项优质农产品数据,反复调查 544 个地块,在完成 265 套实验室检测后得出的。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熊猫品评,还是大数据,熊猫指南的创新对农产品领域的意义远超过“定义好吃”。除了消费者可以购买到放心优质的农产品外,对于种植者,熊猫指南既是一个优质且免费的宣传窗口,也是一个种植者和专家、科研机构之间交流的平台,可以帮助种植者改善种植技术,嫁接更多资源;对于生鲜电商和农产品上下游企业,熊猫指南可帮其筛选好产品、好地块、好农人;对于政府,熊猫指南为其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参考;对于科研机构和专家,熊猫指南的被调研对象是天然的优质实验场。一方面可以从一线收集回来大量的真实数据、问题,另一方面,新的种植和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也可以充分实施、反馈。
“目前来看,通过我们的努力,正有越来越多的优质农产品被消费者认可。”毛峰表示,未来熊猫指南将第一把大数据做起来,第二把“风味轮”等工具做齐,这样熊猫品评系统就做起来了。“熊猫指南不仅要做一张榜单,更要以数据的累积和分析,为中国的农产品提供一套评价标准和体系,推动农业品质升级,帮助中国农业拿到品质农业话语权。”毛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