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食责险保障让中小餐饮企业更安心

2022-04-25 13:45:08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疫情期间隔离送餐、营业中断也有保险?
  
  食责险保障让中小餐饮企业更安心
  
  记者 翁润生
  
  疫情期间,中小餐饮企业被迫停业无法开工,因此造成的营业中断损失、租金损失怎么办?集中隔离点配送餐过程中可能存在风险隐患,如何让送餐者、用餐者安心放心?4月24日记者从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宁波市场监管局率先助推了“隔离送餐综合保险”,配送餐单位因经营场所内突发疫情均可获赔3000元/日,累计最高可获赔9万元。隔离直接导致必须按相关部门要求暂停营业的,暂停营业期间配送餐单位提供的食品造成隔离点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每人每次最高可获赔30万元,同一隔离点累计最高可获赔900万元。台州市场监管局于近期助推当地保险机构推出餐饮“安惠·食疫无忧”项目,包含了新冠肺炎等法定传染性疾病保险,最高赔偿限额25万元。在企财险中,特别包含了因新冠肺炎等法定传染病营业中断损失,累计赔偿最高可达15万元。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是保险公司作为第三方介入,承担食品生产经营者民事赔偿责任的一种保险,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可以为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风险,并保障消费者权益。“隔离送餐综合保险”和“安惠·食疫无忧”就是食责险的一种。
  
  据介绍,2015年浙江省食安办联合原省食药监局、省金融办、原浙江保监局等单位印发了《浙江省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组建了首个省级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简称省级食责险联席办),每季度督查通报,围绕事前、事中、事后服务体系,建立并推动各地及有关保险机构履行“六个一”工作措施,即建立一支队伍、提交一份风险评估报告、建立一个数据库、第一时间参与应急救助、简化一套理赔程序、设立一个公益资金项目,初步构建了食品安全风险防范化解体系。该联席办还相继出台了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公益资金项目管理办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风险评估报告示范文本等制度,督促指导各地出台了公益资金管理办法或指导意见,推动承保机构开展公益宣传、风险检查、业务培训、风险管理数据库建设等服务,切实帮助市场主体排查整改隐患,降低生产经营风险,实现风险防控关口前移。经过四年多的探索实践,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已初步建立起了政府、保险机构、企业、消费者多方参与、互利共赢的激励约束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截至2021年底,浙江省所有市县在公益险环节实现全覆盖,累计保费总额达2.6亿元,居全国首位。
  
  宁波作为在全国率先推进食责险的试点城市,逐步构建起“公益+商业”“服务+防控”食责险“宁波模式”,自主开发“宁波市食责险风控系统”,组建协管队伍定期对投保单位开展食品安全风险巡查。创立全国首家民办非企业组织“宁波市公众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运营服务中心”,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工作。设立食责险风险基金,将历年公益食责险保费盈余部分全额计入,专项用于重大理赔准备金等工作。针对高风险民生领域,实现政府食品安全公益险全覆盖,累计保费 9557.47 万元,提供保障 47.4 亿元。引导重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自主投保商业险,创新“1+X”食责险商业保险体系(“1”为一个主险,“X”为定制附加险),按需定制保险产品。2021年,宁波于全国率先出台风险基金管理指导意见,全国首创“进口冷链防疫综合保险”“冷链食品无害化处理保险”和“灾后质量险”,进一步发挥食责险社会治理功能。截至目前,全市食责险累计保费12332.85万元,保额518.29亿元,规模均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
  
  台州为全市托幼机构、医院、企事业单位食堂及输入性、区域性的群体性食品中毒事件投保食责险,其中黄岩为19个乡镇街道7000余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投保食责险;临海将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加工小作坊、小食杂店、小餐饮、农村合作社、临海市集体商标单位、临海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单位纳入公益险;仙居将网络食品第三方交易平台,杨梅、三黄鸡专业合作社等重点对象纳入保障范围;三门将大中型商超、生产加工企业和规模种植养殖基地(合作社)等重点对象投保公益险。
  
  记者从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下一步,浙江省将充分发挥省级食责险联席办的作用,加大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推进力度,在公益险全覆盖基础上,积极引导企业参保商业险。完善食责险事前事中事后服务标准体系,推动保险机构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完善食责险工作体系,构筑食品安全坚固防线。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