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

我国水产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现状与策略

2022-01-26 11:11:30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王 敏

(北京化工大学秦皇岛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河北秦皇岛 066000)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生活质量的逐渐提升,人们对于水产食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为了给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水产食品,我国加大了水产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力度,逐渐优化和完善了各项水产食品安全检测、监管技术以及风险评估等相关工作。然而,在实际开展水产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过程中,我国与国际上一些先进的水产品安全检测技术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基于此,本文将详细分析我国水产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并结合具体内容合理提出相关参考建议,希望不断提高我国水产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水平。

关键词:质量控制;食品安全;水产食品

我国对外贸易中水产食品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水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上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逐渐完善和优化各项安全检测措施。当前我国水产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水平有待提升,应逐渐优化体系框架。通过全面了解我国水产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上存在的不足,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优化策略,有利于促进水产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1 当前我国水产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现状

1.1 现阶段我国水产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当前我国检测体系逐渐完善,检测技术逐渐丰富,在进行水产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新产品等,通过检测、快速检测和无损检测,对检测监控体系进行不断优化,构建了完善的安全检测系统。①当前广泛使用大型精密设备,通过ICP、GC、HPLC等检测技术广泛应用在渔药、重金属等检测工作中,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研发出了越来越多先进的安全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检测效果。②生物芯片技术等安全检测技术,逐渐提高了快速筛选检测技术水平。通过有效补充仪器检测,优化检测体系,陆续有金标试剂条、ELISA试剂盒等快检产品面世。③通过合理运用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器材,例如超声波检测技术、射线检测技术以及磁粉检测技术等,通过无损检测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更好地开展样品表面结构、性质、内部以及形态等检测工作,逐渐提高了检测效果[1]。

1.2 现阶段我国水产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水平

在进行水产食品质量安全监控工作中,如果只是通过限量标准、检测等方式会使产品和原料存在被动性限制,不能符合我国水产食品市场发展以及公共安全的相关要求。在进行水产食品加工、原料生产、流通期间,通过合理消减与控制质量安全危害因子,可以有效降低其带来的风险以及危害,这也作为一种有效、积极的应对方法。因此,我国应充分意识到水产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的意义,并需要合理运用在多个领域当中。紫外线杀菌、等离子体杀菌、高等电子束、超高压处理等冷杀菌技术在水产食品贮藏、加工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主要包含了对虾、贻贝等生鲜水产品。与高热杀菌传统技术相比,通过对冷杀菌技术进行应用,能够使水产品包质量得以延长,并有效保障了水产食品的质量。针对重金属、渔药、环境污染物等一些典型危害因子的活性消减技术、脱除净化技术等,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然而其技术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关注,并在贝类净化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逐步开展了产业化应用模式。对于水产品过敏原上,传统食品加工模式如加热、蒸煮等没有降低水产品过敏原。通过现代食品加工技术,例如超声波、辐照技术等方式,可以对水产品过敏原进行改变。积极开发非抗生素以及环境友好抑菌剂,可以对化学添加剂以及渔药等进行替代,解决水产食品的实际安全问题,可减少人们生病或者是受致病菌感染几率,能够实现预防疾病或者是得到有效治疗的目的[2]。

2 我国在水产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方面与国外对比分析

2.1 国外水产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分析

对构建水产食品检测技术体系进行分析,当前美国、日本等国家在检测技术上取得了很多不错的成绩,残留物检测技术逐渐朝着高精尖化方向不断发展。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逐渐涌现了很多的高新检测技术。在无损检测、精确检测以及快速检测等技术方面也得到了合理运用,逐渐提高了这些地区和国家整体水产食品的检测水平。

2.2 我国水产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上出现的不足

当前我国在水产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上,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①我国风险手段、常规检测技术等多个领域还不够成熟。②很多新技术不能很好的向生产力上进行转化。同时,风险分析、追溯体系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构建。水产食品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标准体系化等有待完善。③当前我国在进行水产食品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时,没有构建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直接影响了水产食品整体的安全质量控制效果[3]。

对于构建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进行分析,我国在开展水产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过程中,可以合理借鉴国外一些优秀、先进的检测技术经验,并与我国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结合,能够逐渐优化我国水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有利于提高整体检测效率和质量,并给消费者构建良好的安全保护制度,提高水产食品的安全性,从而提高消费者对于水产食品的满意度。

3 加强我国水产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策略

3.1 结合水产食品周期,进行食品原料采集

水产食品要有较高的食用质量,需要结合水产食品的生存周期进行加工周期的管理,以期在合理的时间节点对水产食品原料进行采集,使得水产食品拥有更佳的食用质量,同时也可避免食用食品良莠不齐的状况。另外,相关部门要保证水产品存在较高的食用质量[4],也要对其进行食用保质期的严格测试,以期水产食品的供应时刻保证食品的安全质量。一般来讲,水产食品的保质期都不会很长,如果对其保质期的测试不够准确,造成在产品包装物上核定的保质期过长,消费者在实际保质期外食用了该水产食品,那么必然会对其健康问题产生极大的伤害,对于水产品制造者来讲也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在食品的储存工作中也要做好相应的质量保证工作,或通过冷藏,或通过腌制等方法,使水产食品的食用质量进一步延长,这不仅有利于水产产业在食品原料生产淡季也保证较为系统的供应体系,也进一步为形成成熟的水产食品供应网络做出了重要贡献。

3.2 建设独立的养殖基地,培育优良的食用品种

水产食品生产行业要获得突出的研究成果,也要结合前沿科技研究成果,拓展水产食品原料培育升级技术,以基因技术为依靠,建设独立的批量水产养殖基地,为培育更加优质的水产食品食用品种进行积极尝试。在进行水产食品生产以及加工的过程中,企业不能故步自封,仅仅传承以往的食品加工方式或者因循守旧,如只养殖已经在社会上受到广泛喜爱的水产生物,这对于整个水产食品行业的发展以及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升都极为不利。企业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改革,不断开发新的水产食品种类,才能不断帮助水产食品行业向前发展,进而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也会变得越来越大。在投入新品种的水产食品加工之前,需对食品的质量进行严格检验,以保证水产食品的原料安全,避免食品生产卫生事故的发生,这也是建设独立的养殖基的重要价值所在。

3.3 进行严格质量检验,控制食品食用质量

对水产食品的安全性以及质量,食用价值等会产生影响的有原材料的质量,包括其本身的新鲜度以及口感等,再者,在进行食品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加工工艺也会对其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进行水产加工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其生产工艺进行合理选择,并制定更深层次的生产食品质量规定要求。水产食品的加工不仅要重视对原料的选取,更要重视对加工工艺的监管,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水产食品的食用质量。对水产食品进行批量的安全检测显然会耗费更多的生产成本,这也对水产食品的进一步发展存在影响。所以目前的发展方向是对生产食品进行严格的生产过程监管,尽可能多的抽取食品检验样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食品在加工的过程中仍保持较高的食用质量,为大众提供更加健康的饮食享受。

3.4 鼓励创新研究发展,提供优质食用产品

水产食品要实现更高质量的食用安全和质量管理,需要鼓励水产食品加工行业不断创新,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加全面的安全保障,这也是水产食品的重要发展趋势[5]。水产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创新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发展方向:①加强水产食品原料和加工工程的质量控制;②强化水产食品全面的安全质量检测,以其作为食品投入市场销售的标准。食品加工工艺应尽量避免影响食品质量的加工流程和加工原料的使用,这样就可以始终保证食品较高的食用安全质量。相信在食品生产工艺的进一步创新发展中,水产食品的生产工艺会不断累计成功的经验,形成一条成熟的健康水产品生产流程。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水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得到了很大的进步。然而,我国水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应全面了解当前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优化措施,有利于给人们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水产食品,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从而促进我国水产食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文,隋首钢,赵子康.基于水产食品安全与市场环境的全养殖周期云平台及水质改善系统设计[J].中国高新科技,2020(2):27-28.

[2]何力.试述我国水产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现代食品,2019(19):115-117.

[3]郭添荣,张崟,叶梅,等.中国水产食品质量及安全控制研究进展[J].肉类研究,2019,33(5):67-72.

[4]章萌.我国水产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乡村科技,2017(12):67-68.

[5]林洪,李萌,曹立民.我国水产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1):1-5.

作者简介:王敏(1991—),女,河北唐山人,本科。研究方向:生物科学。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