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31 10:08:52 来源: 食安中国网
近日,新闻调查播出的一期节目《追查转基因大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转基因食品自出现至今历经质疑与争议,由此引发的各种言论一直持续,现未经许可流入市场,社会各界强烈倒逼食安相关机构给予明确立场。
转基因大米非法流通危害大
迄今为止,中国政府从未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大米的商业化种植,也没有批准转基因的进口,这就意味着,市场上出现的转基因大米和米制品都是非法产品。但记者在武汉发现三种被检出转基因成分BT63的大米之后,又发现湖南、湖北、安徽、福建一带均有转基因大米在市场流通。
有专业人士称,这些非法转基因大米来源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来自科尼尔公司,BT63转基因抗虫水稻是华中农业大学生命技术科学学院专利,与学院合作的科尼尔公司是其有意泄露转基因水稻的重要源头,当地农业执法机关还因其没有铲除未按审批要求种植的转基因水稻进行过处罚;二是试验监管漏洞,制种公司回收BT63转基因抗虫水稻种子后将种子发放给参与试验的农民,种子公司很容易拿到稻种,自行育种,然后流入市场。
转基因食品在没有通过安全性考证就流入市场很可能在毒性、食品过敏性、抗生素抗性等方面危害人身安全,造成恐慌。事实上,BT63转基因抗虫水稻在2009年就获得了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但一直没有得到商业化种植许可,至于原因不得而知。
转基因产品非法流通缺少有效检测
我国目前对转基因产品的生产和进口管制是明确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很大问题:首先,对转基因产品链上的单位和个人没有明确的监督和执行体系,导致了非法流通;其次,在产品流入市场过程中对产品检测环节不够严密、全面,使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没有被及时检出;最后,面对利益,转基因产业链上需要有良心的单位和从业人员。
无论是出于安全原则还是对国际农业形势的考量,无论转基因产品的流通是否合法化,政府和相关市场调控单位都应该做到一切以保证百姓食品安全为原则,以执行结果为导向,对市场监管制度规范化;在安全检测方面,则要看相关部门督检力度和企业的重视程度。
FIE食品安全检测平台重新定义食品安全
目前我国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仍存在严重缺口,全面认识食品安全检测的必要性及其新技术的应用性,北京国际食品安全检测设备展(FIE)则是一个更广泛、有效的途径。
据FIE主办方负责人透露,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委员会、国家会议中心、雅森国际联合主办的FIE展会将于8月27-29日在京举办。300家生产企业,5000家专业买家,将与来自国内外食品安全领域专家一起,通过这个平台关注食品安全检测的技术与未来发展,重新定义食品安全,为国人食品安全赢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