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6 16:59:00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深秋的北京,天气渐寒。家住丰台区的张大妈特意从一家超市买了两颗白菜回来。“还有不到一个月就立冬了,40年以前的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整车搬运冬储白菜。以前的习惯保持到了现在,家里放上几颗白菜,心里就踏实。”张大妈告诉记者,白菜曾是北方人过冬的必备品之一,房前屋后、地窖仓库里整齐码放的全是白菜,每家至少要存上几百斤。“过去是有啥才吃啥,白菜是老百姓冬季的当家菜;现在是想吃啥就有啥,反季的果蔬常年供应。”张大妈笑得合不拢嘴。
民以食为天。回首改革开放40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首先也表现在“吃”上。从吃饱吃好,再到吃出营养、吃出健康……舌尖上的变迁,记录着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更见证了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不断提高。
从“凭票供应”到应有尽有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粮食供应仍然紧张,寻常人家虽已饿不着,但也吃不好。“吃了吗?”曾是中国人见面说得最多的一句问候语。
上世纪80年代初,城镇居民仍然只能凭粮票、油票、肉票等才能购买食品,门市部、供销社是商品供应的主要渠道。由于食品物资的匮乏,每逢年关或节假日前夕,供应点的购物长队是那个年代的一大景观。
在农村,大米饭、白面馒头对于多数家庭来说,更是一种奢望。来自山东省临沂市的摄影师李百军,用大量镜头记录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沂蒙人的“吃”。照片里,红薯是出现最多的食物。“按计划供应的大多是粗粮,而粗粮里就包括一定数量的薯类。平时吃红薯面、红薯干,秋后就吃鲜红薯。”李百军表示,那个年代绝大多数农家都把红薯当主食。
副食也同样匮乏。在北方的冬天,人们把白菜、土豆、萝卜储存腌制,以备过冬。“小时候,每张餐桌上的菜肴是相似的。家家户户都在腌制咸菜,似乎只有逢年过节时才会包顿饺子或吃个肉。”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温耀禹回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那么几样东西,谁家都没办法做出花样来。
为解决副食品短缺问题,原农业部于1988年启动“菜篮子工程”。到1992年,全国各大中城市的鱼肉蛋菜等基本实现自给。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粮食、猪肉、食用油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粮票等票证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百姓的餐桌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品种渐渐丰富,蔬菜、瓜果、蛋、禽、肉类摆上了货架,细粮代替粗粮成为餐桌上的主角,人们的饮食结构由单一型的主食消费向多元化发展,副食品消费逐年增加。
在“80后”的童年记忆中,方便面是最难忘的美食之一。精致的包装、丰富的调料包和便捷的冲泡方式,使得方便面一进入中国,便与当时国人的胃口和内心需求一拍即合。
进入21世纪以来,即便口味琳琅满目,方便面却越来越难满足“挑剔”的人们。再加上高铁、飞机的普及,旅客路上的时间大大缩短,方便面作为“出行神器”的功能也被削弱。2007年,国内方便面产量达到498亿包的巅峰后便逐渐下滑。
潮流变化之快,让人猝不及防。从“好吃看得见”到“就是这个味”,方便面逐渐成为那个年代的特殊注脚和人们记忆深处的情怀。
比方便面更方便的,是外卖。泡方便面还需要热水,而外卖则只需要手和嘴。与方便面销量急剧下降相比,外卖的增长速度同样惊人。2017年中国外卖市场突破2000亿元,而2015年这个数据只有382亿,短短3年增长了5倍多。
食不厌“鲜”。随着互联网和物流业的发展,各大电商的“及时送”业务,使得人们足不出户,便可吃到国内外各类食品。逢年过节,人们也不再囤积食物,因为随时都能买到新鲜的食材。
40年饮食变化,数据最有说服力。恩格尔系数是指食物支出占个人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也是国际通用的衡量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3%,比1978年的63.9%下降了34.6个百分点。这说明,人们将更多的钱用于住、行、教育、娱乐等其他消费,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上世纪70年代,全国各地的酒楼饭店都属于国有公司。不仅民众没有在外吃饭的习惯,就算想吃,也找不到地方。以至于当1980年9月30日,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家个体饭馆——悦宾饭馆在北京的美术馆翠花胡同一开张就引发轰动,慕名而来的外国使馆人员预订就餐排到了两个多月后。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餐饮市场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人们把“下馆子”当做一种时尚,家庭消费成为餐饮消费主流。
1987年11月12日,国内第一家肯德基在北京前门开业,为中国人带来了“洋快餐”的启蒙。
“开业那天,顾客平均需要2小时才能等到一个座位。”时任肯德基远东区总裁的美籍华人王大东回忆,售价2.5元一块的原味炸鸡块算得上高消费,即便如此,等待就餐的队伍经常排到上百米,必须分时分段放人进来。最让王大东意外的是,每到周日,餐厅三层甚至会举办婚礼。在当时的北京,能到肯德基结婚是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紧随肯德基的脚步,麦当劳于1990年落户深圳。此后,必胜客、星巴克等外资和国际品牌也相继进入中国。
“洋快餐”不仅带给人们饮食口味的新鲜感,也为中国餐饮业带来了多元的饮食文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全新的用餐观念。全聚德、东来顺、便宜坊、广州酒家、杏花楼等一批中餐老字号,正是在这种冲击下完成了传统工艺的创新与连锁经营模式的转变。自此,中餐、西餐并驾齐驱,传统风味和现代潮流相融合,南菜北上、北货南下,更是司空见惯。
与此同时,民营餐饮公司也在现代经营管理模式的引领下,从几张小饭桌成长为拥有几百家甚至上万家连锁门店的品牌企业,带动了中国餐饮业的整体发展。
“拌面三碗、馄饨五碗、小笼包四笼……”10月8日傍晚,福建省沙县美食城的李记小吃门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2200平方米的店铺里坐满了前来品尝沙县小吃的客人,店老板李贤锦正与工人有条不紊地为客人烹饪。
在沙县高砂镇小洋村长大的李贤锦,打小见惯了父辈掌勺村宴的场景。上世纪90年代初,李贤锦在县城租了一间50平方米的店面,圆了自己经营小吃店的梦想。
“刚开店时,我们的小吃才几毛钱一碗,因地点选得好,生意还是不错。”李贤锦向记者回忆,由于成本低、价格实、味道好,沙县人的小吃店很快走出沙县,迅速遍及全国。
2002年,沙县把小吃作为重点产业来抓,相继成立小吃业发展领导小组、小吃办、小吃同业公会,注册了“沙县小吃”商标。今年2月,已是小吃同业公会理事的李贤锦,更是将沙县小吃带到了冬奥会赛场。
外出经营小吃店近3万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的沙县小吃,是近年来我国餐饮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烹饪协会的资料显示,1978年,全国餐饮业营业网点不足12万个;到了2017年底,全国餐饮企业已达465.4万个,经营网点数量超过800万。
还有两组数据更令人惊叹:中国餐饮市场规模从1978年的54.8亿元升至2017年的3.96万亿元,攀升超700倍,如今已位列世界第二;1978年餐饮业人均年消费不足6元,2017年达到2852元,增长约500倍。
“过去,人们在外就餐考虑最多的是哪家的菜便宜实惠,如今更注重哪家的菜有特色、就餐环境好。”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表示。
不仅如此,团购、外卖、订座、点评……“互联网+”在餐饮业得到全面渗透和深度扩展,餐饮企业也通过中央厨房、固定配方、统一采购配送等现代管理方式实现了产品标准化。
从“吃饱吃好”到“吃得健康”
2006年4月11日,《参考消息》的一则报道引起了社会热议——肥胖症、脂肪肝、糖尿病和高血压4类健康问题影响着6.2亿中国人,而膳食不均衡是诱发这些疾病的重要原因。
吃出来的“富贵病”,让健康饮食的理念得以走进大众、深入人心。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能防病,什么食品搭配最合理,成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近几年中国居民食品消费中,累计涨幅位居前列的分别是禽类、蛋类、鲜果、坚果、薯类和豆类。相比之下,谷物出现了负增长。消费结构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居民饮食更为均衡。
连续播出3季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刮起了一道美食旋风,唤起国内外民众对中华美食的追捧。各地的特色美食让民众的嘴巴在品位与特色间变得“刁”起来,饮食兼具起艺术欣赏与美的享受的功能。
以前吃“多”,现在吃“少”,人们的饮食习惯由饱餐型向营养型、新鲜型转变;以前吃“精”,现在吃“粗”,更多的糙米、粗面被摆上餐桌,粗粮、野菜受到市场追捧……随着营养学被老百姓所熟知,以往被视为美味佳肴的鸡鸭鱼肉已不再是人们的必点菜,胡吃海喝的日子也已成为历史,人们开始呼应健康主题,从“吃得好”过渡到“吃得健康”,绿色、素食、低脂肪成为新的关键词。
变化明显的,还有厨房和厨具。
“早年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里,家家户户都烧柴草或煤球,全家老小都在一口大锅里做饭吃。”当了30年厨师的彭师傅说,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善,人们对厨房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简单实用,而是发展成为集实用、舒适、美观、品质、绿色于一体的综合性需要。
从厨房设施的增加,到厨电一体化,再到整体厨房;从传统的封闭式厨房,到开放式厨房、起居式厨房;从单纯的烹饪需求到对营养、环保健康的追逐……一场由厨电科技的快速发展而引发的新饮食文化浪潮正在兴起。近几年兴起的电压力锅、豆浆机、榨汁机等厨房电器可以保留食材更多的营养,受到市场热捧。
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颁布与修订和《“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的发布,让民众“食以安为先”的意识越来越强。随着饮食理念的变化、饮食质量的提高和饮食文化的深化,舌尖上的变迁仍在继续。(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 姜永斌 实习记者 徐亮杰 通讯员 沈昌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