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吴兆征
王春波 李国锋 本刊记者 傅绍良
他,三十多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凭借对事业的一份挚爱,一片深情,用心书写着鲁酒行业的古贝春品牌;他,凭借大胆的创新精神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创新了古贝春白酒生产工艺,开创了古贝春星级酒先河;多年来,他研发的古贝春系列酒在山东省白酒质量鉴评中稳坐质量的头把交椅,并在全国浓香型白酒质量鉴评中摘金夺银……他就是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吴兆征。
1981年吴兆征从德州工业学校毕业后来到当时的武城酒厂,并于1983年成为专职勾调师。并非科班出身的他35年如一日精益求精、执着创新,帮助集团将古贝春这一品牌叫响全国。吴兆征也获得了中国白酒大师、国家高级评酒师、全省劳动模范等几十项荣誉称号。
用心做到极致,注重细节品质
古贝春酒每个品种、每个批次都要经过几十次甚至上百次大小样的勾调试验与口感品评,而保持高灵敏度的味觉,则是对勾调师的一项严格要求。为此,吴兆征以身作则,要求工作人员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接触辛辣食物、不能吸烟。
“在我们单位,化验仪器是辅助器材,吴总工的舌头比仪器还要灵敏,哪些香味成分比例失衡,味道有什么不同,他一下就能品尝出来。”古贝春集团技术中心主任左国营说。白酒行业是开放性生产,受环境、温度、人工操作等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基础酒的勾调是保证酒质和口感的重要一环。古贝春集团有113个基础酒大罐、1万多个酒坛。为保证产品的延续性,在把好入库关的同时,吴兆征对酒罐以及酒坛储酒的品质和香型定期品尝,并进行数据统计和更新。多年的坚持,让他对113个酒罐、1万多个酒坛所储存酒的理化指标和质量等级了然于心。每一款系列酒的问世,他都要对多种基酒进行上百次品评试验。由于基础酒的度数较高,多年来,吴兆征的舌头已被灼烧成黑色。“任何事情、任何工作,只有用心去做,才能做到极致。”吴兆征说。
精益求精,追求高端品质
经过一年多的辛苦钻研,目前,古贝春某系列46度酱香型白酒研发工作已基本完成,近日将实现上市。因为细心勾调,与普通酱香型白酒相比,该产品具有柔雅细腻、酱香舒适等特点,问世后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勾兑和调味是白酒生产过程中的两个关键工序,勾兑是将不同质量等级、不同年份的基酒根据产品的风格进行初步设计成型,而调味是将具有某种典型风格特点的调味酒根据产品所需的风格特点以千分之几的量添加到初步成型的酒体中,使酒体更加丰满醇和、细致优雅。在一般白酒生产企业,一般千分之几的调味酒量便可满足产品的需要,而吴兆征更是精益求精,为使古贝春酒更加完美、风格更加突出,调味酒用量精确到万分之一至十万分之一,这一绝技更好地保障和支撑起了古贝春酒的高端品质。
凭借潜心钻研、创新发展,2000年,吴兆征的科技成果“包包曲”荣获山东省技术创新一等奖;2005年选送的38度、52度古贝春酒在全国浓香型白酒质量鉴评中分别获得第一名、第二名的好成绩;2012年,由他自主研发的物联网技术在酿酒生产过程中温湿度控制与应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被中国酒业协会授予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另外,他系统地总结出浓香型白酒的勾调方法并应用于生产,使勾调一次性成功率达100%。据不完全统计,由他研发的产品为企业创造价值已有10多亿元。
做好“传帮带”壮大研发队伍
1983年,古贝春集团成立科研所,成立之初仅吴兆征一人。他意识到公司要发展壮大,必须壮大研发队伍。围绕白酒研发,他抓住技能人才培养、选拔、使用、激励等环节,努力搭建精神激励平台、人才成长平台、技术创新平台,为技能人才队伍培养提供了和谐的成长环境。
古贝春集团副总经理杜新勇便是吴兆征的得意弟子之一。1999年,杜新勇大学毕业后来到公司,从事勾调工作,看到他工作积极且悟性高,吴兆征招收他为徒弟。经过近20年的培养,他不仅迅速成为业务骨干,还升任为公司副总经理,专门从事技术监督指导工作。截至目前,公司专职研发人员已达110人,为工艺传承储备了众多优秀人才。
满腔热忱的“传帮带”,有力地提高了公司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为白酒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吴兆征和他的团队先后在省各部门立项技术创新项目14项,“调味酒的制作工艺”获得发明专利,“白酒勾调辅料添加装置”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山东省专利一等奖。另外,在他的带领下,先后培育技术人才30多名,其中,全国白酒评委5名,2人成为山东省轻工行业首席技师。
“一生光阴半归酒,德技双馨酿酒人。”这是吴兆征的真实写照,30多年来,他传承古代技艺、创新酿酒科技、演绎白酒魅力,用平凡谱写着一曲求真务实的奉献之歌,为古贝春的发展和鲁酒的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